查看原文
其他

纪实 | 北京大学医学部:寒冬疫情之下,医学生的担当

●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



编者按



提到医学生,

他们不仅是努力汲取知识和技能的学生,

他们还是投身医疗工作前线的临床医师。


今年寒冬的疫情期间,

他们不忘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

他们不惧临床一线、高危易感的风险,

他们不畏人员紧缺、加班加点的困难,

他们不言忐忑不安、日夜操劳的艰辛。


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

他们同样坚守前线,

为保障医疗工作的有序进行,

践行着医学生的承诺。






 医言医行 



第一临床医学院——韩文聪

韩文聪是2020级外科学专硕研究生,在今年结束阶段考核之后,得知心外科病房出现阳性病例,“封控在病房的华大夫一个人已经连续值了96小时的班快坚持不住了”。科室询问他能不能帮忙顶一下,他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并于当天下午就进入了病房。

已经是第三年规培的住院医师,同时也身为党员的我,困难时刻确实应该站出来为这个集体做些什么。教育处老师的慰问、科室老师准备的贴心物资以及同学们的关心,让我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身后有无数的人在支持着我,也让我拥有了“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决心和勇气。


第二临床医学院——丛方远

丛方远是2022级内科学专博研究生。10月16日晚,丛方远值完急诊内科诊室的最后一个夜班,原本应该迎来一周的调休,却临时接到五楼输液室出现阳性病例的消息,先是输液室封控,紧接着整个急诊楼封控,所有楼层的人员停止流动。在等待全员核酸检测结果的一夜,她主动安抚患者情绪、解答患者的困惑并帮助护士统计信息。10月17日晚,她接到五层重症监护室的电话请求支援,虽然五层已是高风险区,她在风险未知的情形下,没有袖手旁观,毅然选择了前往支援,与上级医师和师姐一同投入工作,度过了紧张且充满挑战的48小时。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我根本感受不到这些坚韧精神与其带来的感动,我更为理解了医者身上所担负的使命与荣耀,也看到了我们这年轻一代在冥冥之中已经扛起了时代的重担奋勇前行。

第二临床医学院——胡浩浦

胡浩浦是2021级外科学专硕研究生,10月16号晚上,突如其来的疫情完全打破了急诊外科病房的工作节奏,面对随时可能到来的全面封控,他主动请缨替换了原本安排的女生同事,在17号的早8点走进了急诊楼六层病房,随后因阳性病例的出现而封控。作为唯一的一线住院医师,他与二线上级医师一起,紧急安排病情允许的病人尽快出院以减少风险人群,并且继续照看那些无法转运的危重病人。直到20号凌晨,在连续封闭工作长达60个小时后,可能还顾不上感知和消化紧张的情绪,他才终于从急诊抗疫的最前线被接替下来。

这就是医生,无论面对什么情况,救治病人这件事情永远都不能按下暂停键。

临床肿瘤学院——秦婧

秦婧是2021级肿瘤学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今年11月下旬,医院出现新冠阳性病例,检验科核酸检测压力巨大,需有PCR经验的人员紧急支援。倡议发出后,秦婧由于近期一直在进行PCR实验,同二十余名研究生积极响应,参与到了支援行动中。11月22日傍晚,秦婧所在实验室的PCR仪器被检验科临时借用。她前往检验科进行PCR仪器调试,并与公司和检验科反复进行沟通确保实验准确。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秦婧每次接到排班任务都立即前往检验科上岗,工作认真投入,一直坚持到支援人员圆满完成任务才撤离检验科。

仅此一役,让我感受到与疫情抗击的三年中相关工作人员的担当与不易,感恩有他们,一直在负重前行。


第四临床医学院——梁翠莹

梁翠莹是2021级临床检验与诊断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检验科面对庞大的核酸检测压力、极度缺少人手之时,梁翠莹虽然身为学术学位研究生,仍自告奋勇,主动加入到核酸检测的辅助工作当中。虽然这份工作只是整理收集上来的核酸样本、完成消毒、将样本信息录入系统,最后交给老师进行检测,但这份看似简单的工作却因巨大的工作量而变得不轻松。瘦小的梁翠莹需要一整天都裹着不透气的防护服、戴着防护面罩,忍着不适感不厌其烦地去做着这些繁琐的工作而确保不出错,需要着极大的细致与耐心。

这份工作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广大一线核酸检测工作者的辛苦与奉献精神,相比他们,我的付出微不足道,但我也很荣幸这份微不足道是一点星星之火,和其他无数星星之火融合起来变成防疫烈焰,为人民的健康构筑坚硬的屏障。

第五临床医学院——罗彦相

罗彦相是2021级内科学专硕研究生。12月2日晚6点,罗彦相所在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护士长说“病房里的病人核酸混采五混一里有阳性,病房立即封控!”在上级医师询问大家谁愿意留在科里支援时,罗彦相主动申请留了下来。在医院病情复杂、医护人员短缺的情况下,她在管理病人的同时,主动承担起病房值班和病区核酸采样的工作长达7天至病房解封。

很幸运在呼吸科挺过疫情这一难关,因为病房里的许多医生和护士都曾是支援武汉抗疫的一线医护人员,我从他们的身上传承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初心以及‘冲锋在前、迎难而上’的担当。




勇往前线 



第一临床医学院——严涵

严涵是2021级外科学专博研究生。12月4日,外三病房住院总医师严涵率先得知了病房中可能存在新冠阳性病例的消息。尽管得到了病房外待命的指示,他依旧毅然决然地走进了病房,李子玉和张宏伟两位同学(八年制)也主动选择坚守病房,抗击疫情。他们在病房中与上级医师商定解决方案、安抚患者焦虑的情绪、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面临在院患者陆续出现抗原、核酸阳性,其他住院医师居家的情况下,他们没有向疫情妥协,不辞辛劳,连续4天4夜坚守着临床一线抗疫工作,期间成功完成了五名新冠患者的转运,保证了新冠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治以及在院其他患者的安全。


第三临床医学院——杨刚

杨刚是2021级运动医学专硕研究生。在北医三院学习的第二年,医院早已是他的家,病人就是他的家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今年11月北京疫情形式复杂严峻,各地随时可能实行临时封控管理。正值在党校院区轮转的他索性带着洗漱用品换洗衣物驻场病房。抗疫以来,他始终战斗在工作第一线,不管防疫任务有多么艰巨,他总是以超强的执行力,全力以赴完成各项工作,每个工作岗位都有他的身影。不分昼夜的责任、坚守如一的担当、一心为患者的情怀,面对大家的认可与肯定,杨刚却总说这是他作为医者的分内事。


第三临床医学院——李龙

李龙是2022级外科学专硕研究生。前段时间,普外科病房疫情突起,多位患者及医生出现新冠感染。上级领导迅速下达指示,封控普外科三病房。在病房内人手紧缺的情况下,李龙同学接到上级通知后,义无反顾地冲往一线。虽然原计划有3位一线医师共同守护病房内的患者,但其中2位出现身体不适,因病休假。这样一来,管理病房里40多位患者的重担就落到了李龙一人身上,但他毫无怨言,独自处理病房庞杂的临床工作长达5天时间。这样繁重的工作量并没有压垮李龙,他仍然心系每位患者,总是贴心地问候患者病情,为患者换药、拔管,事无巨细,亲力亲为,获得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一致称赞。


口腔医学院——唐祖南

唐祖南是2021级口腔颌面外科学专博研究生。今年11月,疫情袭来,医院内部出现了在岗医护人员感染的情况,院领导为了在院患者的生命安全着想,按照防疫规定封闭了病房,只留下1名1线值班医生。唐祖南同志作为党员,发扬“共产党员必须要冲锋在前”的优良作风,主动请缨进行值班,除常规医疗工作外,还要安抚患者情绪并时刻准备处理病房突发状况,在坚守病房4天4夜后,病区终于恢复了往常的秩序,唐祖南又继续投入到忙碌的手术工作中。





贡献力量



第一临床医学院——张壮壮

张壮壮是2020级神经病学专硕研究生。2022年11月底,所在医院神经内科病房出现新冠阳性病例,为了最大程度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在医院的统筹安排下,对病房进行了为期近一周的封控。由于疫情封控原因,一线住院医师人手不足,张壮壮在12月4日至7日期间在神经内科病房参与值班,在科主任和主治医师的指导下,尽最大程度保障了科室正常的医疗工作顺利进行。

第一临床医学院——梁广华

梁广华是2021级外科学专硕研究生。在11月初收到上级部门对病房作封闭式管理的通知后,梁广华作为医学生第一次感到自己真正站在了抗疫的斗争一线中。他开始转变观念,把疫情防控工作当作检验自身能力的镜子,提升自身能力的机会。除了处理自己管理的病人外,封控期间还不断学习整理整个病房的病人信息,统计出入院,安排协调解封后手术等事宜,通过体验不同角色提升了大局观,丰富了轮转经历。


第二临床医学院——孔超

孔超是2022级内科学专博研究生。由于疫情形势严峻,孔超在12月7日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阳性,并伴有相应症状,当日进入白塔寺综合楼隔离病区隔离。为保证隔离病区内患者的生命健康,医院要求各科室需派专科医生负责隔离病区内的本科室患者的临床医疗工作。孔超在进入隔离病区的第一日就主动负责起了隔离病区肾内科患者的医疗管理工作,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好评及赞扬,做到了把病人放在第一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出医务人员患者至上、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二临床医学院——王芳晴

王芳晴是2021级内科学专硕研究生。10月16日,她在人民医院急诊楼六层的内科监护病区轮转期间,接到急诊楼因出现阳性患者封楼的消息。当时指导老师和支援的人员还无法进入病区,虽然心中也有焦虑和忐忑,作为病区内为数不多的内科大夫,她坚守岗位,与其他医护人员迅速投入了抗疫战斗中,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后顺利交班。12月她又前往发热门诊中继续奋斗。


口腔医学院——林天一

林天一是2020级口腔颌面外科学专博研究生,也是一名参与冬奥、冬残奥保障工作的学生志愿者。他在疫情的大背景下作为冬奥医疗志愿者全程参与了国家体育馆冬奥、冬残奥冰球项目的医疗保障工作。在一线的临床工作中,他积极配合医院的防疫政策,以专业的技能严格按照防护规范为高风险病人提供医疗服务。疫情期间,他曾多次在深夜为高风险病人提供诊疗服务,包括:检查、处置密接的皮瓣术后病人,诊治没有核酸结果的急诊外伤病人等,履行了一名专博研究生及医务人员应尽的医疗职责和社会责任。

精神卫生研究所——张安琪

张安琪是2020级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硕研究生。因其夜班处理的发热患者核酸结果呈阳性,接到指令立即返回病房进行隔离。这是科室遇到的第一例新冠患者,一切工作都在摸索中艰难地进行。科里仅留的2个住院医和3个上级开展了科内临时轮班制度,随着医护人员不断因阳性减员,到隔离第三天,仅剩张安琪1名住院医和上级大夫。科室封控的日子里,张安琪的工作量翻倍,面临考试的压力和未知的恐惧,她坚守在临床一线,为病房的患者们进行“加强式”心理支持,处理着突发情况,发挥着精神科住院医师的关键作用。


中日友好临床医学院——韩乐

韩乐是2021级内科学专硕研究生。自11月以来,北京市疫情形式逐渐严峻,此时,韩乐作为一名住院医师,正值在感染科进行轮转。因11月份政策尚未能允许阳性患者、来自封控区的患者及发热患者直接进入医院大医疗就诊,此时的发热门诊便主动承担起了救治上述患者的重任。“从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起,便意味着责任与重担在肩。”面对着极大的工作量极,极高的感染风险,韩乐一直坚守在发热门诊及隔离病区,为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医疗服务及紧急救助,在一个月的时间里,累计收治患者达数十人,最长连续工作时间达四十余小时。

护理学院——刘欣然

刘欣然是2021级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疫情防控新形势对临床医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刘欣然在导师的指导和鼓励下,作为科室唯一一名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同时具有护士执业资格证的学生,在科室老师的远程指导下迅速对接科室临床工作。尽管在心理上感到忐忑,但在患者面前,操作技能娴熟、工作不拖泥带水是患者对刘欣然的评价。在完成好工作的同时做好住院病人的安抚工作,对焦虑的病人给予适当的健康教育。她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促使她一直在一线坚守。





 凝心聚力 



第二临床医学院——王玉坚

王玉坚是2021级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作为人民医院研究生会负责人,疫情开始以来积极参与学校与医院的各项疫情防控工作,以身作则,协助学校与人民医院教育处老师给住在医学部的同学们分发口罩、抗原等防疫物资。同学混检阳性被运送至学校健康驿站隔离时,他帮助被隔离的同学补给各种生活所需物资。7号楼混检阳性封控期间,他作为学院骨干协助老师进行全楼人员员核酸检测工作,维持秩序,安抚同学。人民医院妇产科疫情发生时,他还积极响应党支部号召,协助医院进行密接及高风险人群进行流调等。

第二临床医学院——姚然然

姚然然是2020级内科学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也是人民医院科研研究生三党支部书记。11月,医院两次突发疫情紧急需要多名流调工作人员,姚然然接到通知后均第一时间组织号召支部同学在医院需要时,不忘初心,担当责任,关键时刻,挺身而出。12月,姚然然得知有同学因防疫需要在宿舍内隔离,就餐难以保障,于是在征求大家意见后组织“互帮互助”活动,得到支部内同学的认可和支持,为大家营造一个温暖友爱,互助向上的集体。

口腔医学院——赵笑

赵笑是2021级口腔修复学专博研究生。在本轮疫情来临后,健德、万柳等宿舍区先后封控,修复科研究生诊室的门诊安排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作为口腔修复研究生班临床班长,赵笑同学在修复科核心组的指导下,依据疫情形势不断优化门诊排班策略。面对疫情的不确定性,赵笑与每个年级的同学点对点交流,根据大家提出的建议一一调整,对同学们遇到的困难一一沟通,稳定了同学的情绪,形成了有序公平的值班制,保证了研究生门诊的平稳运行。面对种植助手紧缺的问题,赵笑组织新生线上培训,带领同学们一对一互助,保证了手术室的正常运行。在抗疫期间,赵笑同学践行习总书记对青年医生的嘱托,敢于担当,乐于奉献,以团结勇敢的态度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

口腔医学院——于敏

于敏是2020级口腔修复学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作为口腔修复研究生班科研班长,疫情期间能积极协助班主任开展班级学生工作,深入了解疫情期间班级内科研型同学们的需求和诉求,及时向班主任汇总上报,并在我院学生座谈会中积极传达班内同学们的困难;平时她积极关注班级内同窗的动态,主动关心处于隔离状态的同学,缓解同学们的不良情绪;另外,她协助组织班级综合测评和优秀班集体评选工作,口腔修复研究生班获评北京大学先进班集体。作为一名临床医学生,她疫情期间坚持门诊工作,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尽最大努力解决患者的诉求,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安全、有效的就医体验。


结语


医学生们

怀着厚道的精神治病救人

疫情面前

心系医者的情怀坚守临床

迎难而上

展现青春的力量不负韶华

共同守护

盼望疫情的消散春暖花开


图文 / 各临床医学院供稿


转载请按照此格式注明来源:医者仁心 教者恒心(微信号:yixuejzw)


特别声明:本微信公众号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原创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往期推荐


最新动态:

纪实 | 照亮生命的航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科基地住培故事

通知 | 关于开展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遴选工作的通知(第一批)

纪实 | “我愿意坚守一线”——福医这些研究生勇敢又担当

纪实 | 我们值守在120急救热线——首医志愿者在行动

纪实 | 看,这就是奋战在一线的安医青春力量!

纪实 | 责任所系,使命必达——海南医学院临床专硕的坚守

纪实 | 他们,在冬日里写下一封“请战书”

纪实 | 从学生到医生,这群中大住院医师真勇敢!

好课推荐|山东大学《免疫基因治疗》

倡议书 | 在党和人民需要时勇挑重担——致全国住培基地和住院医师的倡议书

纪实 | “疫情面前,我们不退缩!勇面对!”——这是医者应有的担当

研究生教材推荐 | 《医学伦理学—理论与实践》

考研 | 教育部部署进一步做好2023年研究生考试组织工作

观点 |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挥人才第一资源重要作用


喜欢我们就点分享、赞和在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